《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是先生的盛年之作。
先生是湘西凤凰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旧军官家庭。14岁高小毕业即入伍,五年的戎马生涯,却解不开人生的迷惘,遂决心弃武从文,北上追逐自己的文学梦,名亦改成从文。时经济拮据,先生半是打工半写作,又不忘旁听于北京大学。又是几年坎坷,先生终因古朴宁谧、清新别致的湘西世界誉满文坛,成为中国近代文坛的领军人物。先生的作品80余部,《边城》算得上先生的扛鼎之作。
《边城》是这样开篇的:“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条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家人只有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娓娓的笔触,给了人道不尽的遐想……
《边城》是一首清丽的田园诗,她有湘西人真挚的情感,她以不饰雕琢、娓娓动听轻声细语,尽现了湘西人的生活情趣和人生追求。
《边城》是一幅淡淡的山水画,她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了茶峒自然美丽:一座白塔,一江清波,以及错落在河边的一抹吊脚楼;一艘平头古渡,一位沧桑老叟,以及晒黑的翠翠和趴在船上的小黄狗。就这般清新,就这般悦目。
《边城》是一曲漾漾的山歌,她低吟浅唱,吟着小镇上人们平静的生活,唱着湘西人的和睦相处。只有在端午时节,人们嬉戏着,在龙船竞渡后,满河地追逐着鸭子,满街的互相交换着食物,满杯的喝着那雄黄拌和的烈酒。
《边城》是《桃花源记》的续篇,那一抹山,那一掬水,一篙深的河居然能看得清玛瑙般的石子。那里的人们世代繁衍生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遵循着祖辈留下的习俗和文化,生活怡然自乐。
《边城》留给读者一个谜。翠翠失去爷爷后,她的命运能否逃过妈妈的羁拌?
《边城》留给读者一个梦,梦想着那种山里人的生活,梦想那边陲人的朴实和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