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设电缆,安装管道、设备……好一场精彩的“地道战”!
2013年春节过后,面对紧张的工期,郑州轨道公司发出了“战百天、保安全、保开通”的号召。安装分公司郑州地铁一号线安装六标项目部全体员工迅速进入状态,从早上7点半工作到下午6点,中餐就在工地上解决,晚上加班不断,昼夜奋战在工地上,为地铁成型做好准备,确保节点工期的实现,开展一场艰苦卓绝的“地道战”。
3月初头几天天气挺炎热,最高温度达到了29度,以致于大家感觉在地底下变得舒适了些。地底下比外面凉快些,着实让工人们舒服地工作了几天。可是好景不长,几天后气温骤降,地底下更是冷得不行,把刘志文给冻感冒了。刘志文是一名电工,今年25岁的他,干这行已经7个年头了,用他的话说,地铁配电技术含量不高,但既繁琐又劳累,感冒了没别的要求,就是想家,可郑州离家乡千里,他也就只能晚上通通电话了。
“说什么苦累的,我就知道把活干好了,别让人笑话了咱手艺。”今年42岁的禹运良不好意思地说。家住湖南省邵东县团山镇竹山村的禹运良,是给排水班组的一员,主要负责区间管道的安装,这个活儿看似简单,实则非常辛苦,尤其是灰重,下班后鼻孔里、嘴巴里、耳朵里全部是黑灰。“工地上到处都是粉尘,迷得人眼睛发疼、发蒙。”为了防灰,禹运良口罩从不摘下,尽管这样,他身上还是蒙了一层土。禹运良之前在家做些小生意,今年才开始接触这行,“以前哪里受过这个苦啊,但是到了晚上我们还得加班,把这一天的活干完才行”。为了赶工期,他和工友们晚上经常加班,有时一干就是一个通宵。
为了保证施工顺利进行,项目部制定了四条措施:一是组织工人们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清理了一些年龄超过55岁、不宜再干重体力活的工人;二是利用夜间对工人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讲解技术规范、操作流程等,力争让每个工人都成为专业熟手;三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进行错时作业,避免高强度施工,造成安全事故;四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备齐充足的医疗救急药品,提供丰富的伙食,尽量为施工人员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目前,项目部负责的标段已完成调试,随着交工日期的逐渐临近,项目部全体员工没有丝毫懈怠,他们都鼓足了干劲,以全副武装的姿态迎接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的最后胜利。
员工在“战百天、保安全、保开通”的条幅上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