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的小孩能打酱油了,而我孑然一身,大龄“盛女”已然撤柜滞销,成了一颗连猪都不拱的烂白菜了。家人黯然,幽幽地说:这孩子,都干啥了?
朋友的事业风生水起,而我落拓蹭蹬,粉墨登场干起收发的营生,雅差一份,倒也实实在在地做到手染墨香了。同事扼腕,窃窃地说:这妹纸,都干啥了?
假装洒脱,对家人耳提面命的絮叨照单全收;强展笑靥,对朋友掏心掏肺的箴言心领意会。然而,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却无法直视夹杂关切、疼惜、同情乃至悲悯的目光。这目光有一股莫名的摧毁力,它披荆破革,直抵人心,让那抹柔软刺痛之余还陡生悲凉。
算算时间,步入职场已经八年,整整一个抗战期,于我却如白马过隙,弹指一挥。我的生活,似乎也总是一地鸡毛。
苦苦追求爱情,寻寻觅觅、期期艾艾,却总在患得患失、待价而沽中与之失之交臂。《董小姐》里一句“爱上一匹野马,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道尽曲折心酸。掺杂了现实的考量,失了纯粹的爱情如同烟花泡沫,一刹火光、转眼即过,一瞬灿烂、一点就破。
苦心经营事业,此火为大,以梦为马,却总在沾沾自喜和格格不入中郁郁不得志。当梦想照进现实,会感怀屈原的“忠而见逐,情何以堪”,却又没有“虽死何惧、丹心汗青”的决绝之心;会感慨陶潜的“富贵烟云,采菊亦乐”,却又没有“内不愧心,外不负俗”的清正之气。于是,只能在不上不下中沉浮着,在不尴不尬中挣扎着。
尽情享受友情,真性真情、真心真意。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美好总在熙熙攘攘、觥筹交错中戛然而止,空留唏嘘。
肆意挥霍亲情,无怨无尤、无私无悔。当黑发沾染霜华,愧疚总在予取予求、任意妄为中滋生蔓延,啮心噬骨。
林林种种,仿佛都在极力印证着张爱玲那句“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颇有不堪回首、悔不当初的意味。
然,米兰·昆德拉说,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
于是乎,李太白醉酒高歌“天地如逆旅,人生似过客”,苏东坡遣怀高唱“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没有虚若怀谷的博大胸怀,没有空怀壮气的君子之风,普普通通的我只能在汲汲营营中真真切切地附会生活、演绎变故、经受历练,考量得失,最重要的是,寻找本真,体现价值。
爱情求而不得,但是,信念不死,爱情不灭。我屡败屡战仍斗志昂扬。我时刻准备着,等待着我的良人向我姗姗走来,我们一起劈柴喂马,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事业停滞不前,但是,我沉浮挣扎却并没有蹉跎岁月。虽然仍有不食嗟来之食的坚持,但体味领悟更多的却是“识实务”。没有生存作基础的理想追求永远只能是一场“空中楼阁”的修筑。还是那句话,纡青拖紫、乘轩服冕固然是好,引车卖浆、依门卖笑也罢,既然是糊口的依托,就要尽心尽意,尽职尽责。既然做了门下食客,就决不能滥竽充数,即便“做天和尚撞天钟”,也要把那钟敲得响亮,敲得悠远,敲得余音绕。
友情于我依然大过天。把美好留在昨日,把希望放在下次相逢。
亲情依然是我最后的防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咱爸咱妈还指着咱呢!
嘿,姐们,都干啥了?
在路上,努力生活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