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分来新学生了,下周二到项目部。”接到邮件通知,我做好日程记录,收拾好房间床铺位,准备迎接这位“新同学”。
几天后,一个中等个子,短发小寸头,带着黑框眼镜,笑起来眼睛弯起来、露出两排整洁牙齿的小伙子出现在我的视线中,乐呵呵地向我挥手。阳光、乐观,这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正符合他的名字——张乐。
万事开头难。初到项目上,第一次接触具体的工作,张乐显得有些茫然,看着桌上厚厚的图纸、技术规范,文件柜中满满的资料,他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他只好白天围着工程现场不停转圈,请教询问,老挝的夏天炎热漫长,巡查一会衣服便被汗水打湿,晒得黑一圈;而晚上他就认真研读各类技术规范,查看图纸,并虚心向老员工请教。国外项目的事情繁杂,一人需身兼多个岗位,他也不例外。作为新人,他也知道自己知识和经验的欠缺,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领悟。
援老挝国家文化宫更新维修项目属于室内外精装修项目,各工作面交叉作业,涉及子分项工程达150多项,每一项子分项工程的资料报备、收集、整理工作尤为繁重。这些工作既需要细心地管理,也需要耐心地与各班组、工程师、设计监理方、业主方沟通,更需要坚持原则,做到符合规范、签章到位、真实准确、齐全完整。作为一个新人,张乐能把这些工作处理得妥妥当当,足见其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
老挝国家文化宫作为万象市地标建筑和文化印记,每天都有很多外国游客慕名前来参观。每当张乐巡查工地到外围时,他总是主动地用英语和零星的老挝语跟游客交谈,给他们指路解惑,也少不了介绍中国五矿和五矿二十三冶的“丰功伟绩”。集团公司的英文版简介,他烂记于心;自我介绍、专业解说,他信手拈来。从不敢开口的结巴,到现在越发流利的表达,他的英语进步很快,与人交流更得体大方了。
转眼,张乐来老挝项目三个多月了。从开始的不知所措,到现在的逐渐成熟;从腼腆青涩,到干练沉稳。他始终坚持学习,坚持原则,坚持微笑,我们看到了这了个新人破茧成蝶般的成长,看到了“90后”新员工专注、专业的态度,看到了实现“企业梦”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