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US  |  Recruitment  |  NEWS  |  Contact us  
Copyright © The 23th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湘ICP备08103146号  Powered by www.300.cn  CHangsha

新闻中心

资讯详情

回归基础管理

Page view

管理与发展是企业的两大永恒主题,在正确的发展战略确定之后,管理就决定了企业的发展。而管理又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在这个错综复杂的管理活动中,基础管理是全部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基础,是管理的基本功。

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是指为实现企业目标所必须的各项专业管理职能得以发挥而应具备的基本手段、必要前提、共同准则、资料依据和保证条件,它是企业最基本的经常性的管理工作。传统企业基础管理理论所说的企业基础管理工作指的是定额工作、计量工作、信息工作、标准化工作、规章制度和职工教育等六项基础管理。

随着认识的提高和管理形势的发展,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的理论也面临着创新和发展的任务与要求,传统的基础管理所定义的范围过窄,已不足以指导我们正确地进行基础管理的建设。特别是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质量和手段上都需要充实、丰富、深化和发展。笔者认为,就企业基础管理的内容而言,最少应将以下四项管理纳入企业基础管理工作体系。

第一,现场管理

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最好的体现就是它的生产现场、工作现场、办公现场的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看似简单,然而要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数十年如一日地把这五项工作做好,并不简单,更不容易。

第二,班组建设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上边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没有强有力的班组建设,任何管理都难以到位。三星集团在基础组织中大力推进班组管理方式,充分活跃班组内部的工作气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三星,班组内部实现一种目标导向的管理模式,一种亲密的团队文化。

第三,安全管理

这些年,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原因固然复杂,但从管理意识上来说,我们许多企业管理者没有把安全作为最基础的管理工作来抓,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结果如沙上建楼,轰然倒塌。将安全生产纳入基础管理,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人身财产安全外,还应包括企业的资金安全、信息安全等更广的安全范围。

第四,企业文化

文化客观存在,无论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它都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着整个组织甚至每件事。企业文化具有把人的思想和行动融为一体的功能和价值,能够将多种因素、多种活动、多种管理粘合在一起,共同发挥系统作用。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起到一个非正式控制系统的作用,与企业基础管理的硬约束正好形成软硬结合,相得益彰。

综上所述,企业基础管理工作最少应包括以上十项,共同组成中国特色企业基础管理工作体系。综观这十项基础管理,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具有以下共同特性:

一是科学性。十项基础管理的有机结合就形成了一个企业横到边、纵至底的基础工作体系,不仅是实行科学管理的必要条件,也为实现管理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地基。

二是基础性。基础管理是相对专业管理(如财务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物资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而言的,是为专业管理发挥职能作用提供基本准则、决策依据和保证条件的。

三是群众性。基础管理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个环节,必须充分发动群众,依靠各方面的协调与统一,才能贯彻执行。

四是先行性。基础管理工作必须在专业管理建立之前先建立起来,为各项专业管理有效地发挥职能作用创造条件,成为各项专业管理赖以开展和整个管理大厦矗立的“地基”。

五是基层性。基础管理的贯彻落实重点在基层。

六是稳定性。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一经建立,就会在一个时期内稳定下来,其基本工作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基础工作稳,整个管理就会稳,整个企业就会稳。

实践证明,在推行现代管理手段中,企业管理基础工作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基石”。基础管理越扎实,越宽厚,则管理效率和管理效果越高,发展越顺利,其应变能力就越强。各种新的管理理论多少都是有应用前提的,不是所有企业,所有发展阶段都需要的,唯有基础管理是适用一切企业、一切管理阶段的。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企业壮大了,管理水平提高了,但是这种发展,特别是在管理上,尤其是在基础管理上,还极不平衡、极不稳固,还有极大的潜力可挖。当前我国企业基础管理都存在哪些问题呢?

1、认识不充分、不全面、不到位

表现在许多企业管理人员甚至连何谓基础管理都不知道,基础管理都有哪些内容,有哪些工作要做也不晓得;普遍存在着领导叫干什么就干什么,而这些工作与其它管理是什么关系,有什么意义却毫不关心;有的甚至认为基础管理是小儿科,以鄙视和轻慢的态度来对待基础管理工作,粗枝大叶,漫不经心,敷衍了事,一心想的是现代化管理,却不知道现代化管理正是从基础管理发展而来的,现代化管理是需要建立在扎实稳定的基础管理工作之上的;一心想做大做强,殊不知没有做深做细,则做大做强就如沙上建塔,是没有任何基础保证的。

认识上的不充分还表现在没有把诸如班组建设、安全管理、企业文化、现场管理这些明显带有基础性、经常性、先行性的工作自觉纳入基础管理的工作体系,致使管理现场凌乱不堪、浪费现象比比皆是、质量问题层出不穷,久而久之,正是这些最不能忽略的基础工作,动摇了整个管理的根基。

2体系不健全,执行不规范、不严格,没有制度化。

基础工作是科学,讲的是“先进、准确、齐全、配套、扎实、严格”,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但在现实中,我们常见到本来一天应做三遍的事,变成三天做一次(我就见过一个企业员工一次填就三天的原始记录,还有的已过了三四天再去补填原始记录);基础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的最必不可少的管理,可是有的企业是做一阵,放一阵,不是天天讲,天天做。比如安全生产,是一年做一次,或是上级来检查时做一次。试想,如果我们严格地按照基础管理的规范要求坚持天天做,经常做,我们会有那么多的伤亡事故吗?会有那么多的人身财产损失吗?基础管理是一个工作体系,许多企业的基础管理不健全,缺这少那,没有章法,没有秩序,没有制度化,有的是需要时做一阵,过后又丢到了一旁,有的是写在纸上,而没有落在行动上,致使基础管理问题多多,整个管理基础十分脆弱,经不起任何风吹浪打,这在经济危机中已显露无遗。

 

Previous article: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