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US  |  Recruitment  |  NEWS  |  Contact us  
Copyright © The 23th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湘ICP备08103146号  Powered by www.300.cn  CHangsha

新闻中心

资讯详情

电影——欢腾的记忆

Page view

        有人说,看电影是一个时代的民俗,这句话并不过分。一直就认为看电影是平民娱乐的最高层次,给我们无与伦比的精神享受。儿时爱看电影,亦是那个年代孩子最浓厚的兴趣。

        听说哪个广场放露天电影,无异于过节,城里早就沸腾了,孩子奔走相告,一传十,十传百。不放心先跑去打探,远远看见两根柱子间拉起巨大的镶了黑边的幕布,这才赶紧跑回家催着大人赶紧做饭。天还没黑下来,城郊的人都赶来了,偌大的广场顿成人海。电影有看过的,也有没看过的,但无论放什么大家都欢天喜地,换片子时也不闲着,爬上凳,手举得高高的,争相让聚光灯照自己的手,幕布上一时“鸡飞狗跳、兔走鸟飞”,好不热闹。

        倘若有三、五角钱,我们也去城里的电影院看电影。放映厅大得很,随便能容下上千人。开映前,比露天场地还吵,起身时塑料座椅“噼里噼啦”作响,聒燥得很。电影前的加映篇多是稻浪起伏、钢花飞溅、沙场练兵之类的,人们边看边笑,也不安静;不断有人高声呼唤同伴,还有来迟的人找座位,手电筒的光在黑暗里划来划去,不时眼前一阵白光,半晌看不清前面的东西,倒也没谁骂人。正片出来了,首先是片头:八一的、长春的、峨眉的、北京的、上海的、广州珠影的,标志性的音乐轰轰烈烈地响起,“当当当……”那旋律依旧回响在耳畔,至今都能振奋人心,场内所有的杂音都消失了,融化在电声光影的世界里。

        那时候学校集体活动多是看电影,《少林寺》、《妈妈再爱我一次》、《小兵张嘎》、《庐山恋》、《鹰爪铁布衫》……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多少男孩子剃光头准备“出家”学功夫,多少女孩憧憬浪漫的爱情,暗暗立誓要嫁就嫁解放军,多少男孩女孩许下旅游结婚的约定。

        再后来有记忆的电影是90年代的《泰坦尼克号》了,记忆中是单位“五一”节组织在文化宫看的,庞大的气势、缠绵的爱情和耀眼的钻石没多大印象了,只记得在那里与爱人第一次牵手。可惜美好回忆难觅踪影了,现在那里早装修成听歌看演出的地方了。

        前些日子,省会朋友聚会,一朋友请客看美国大片,大家立即沸腾起来,多少年未进影院啊。虽然知道票价不菲,但在影院看到价目表仍令我目瞪口呆:3D,一张票80元!同样是进口片,我记得过去最贵也不过八毛钱,这翻了一百倍呀,这岂是平民百姓受用得起的?影院是个只能容两三百人的小场子,人也是稀稀拉拉只坐了三分之一,开映前的加映片换成了广告和新片介绍。进去学着小年轻买了很多爆米花、可乐、薯片,都没吃完,只记得戴着3D眼镜不断惊骇着一个个爆破镜头,一辆辆车向自己翻滚过来,震耳欲聋的配音让人炫晕。

        散场时,大家稀稀拉拉涌入人流,没了当年的那份欢腾。当年影院散场时,喧闹与欢腾,口哨声、吵闹声、议论声,声势浩大,欢乐的人潮把整条街都能淹没。

>
>
>
电影——欢腾的记忆
Search